3月1日《中國會展主辦機構數字化調研報告(2024)》(以下簡稱《調研報告》)在中國會展業數字化創新大會暨德清會展業發展大會上正式發布。該報告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中國貿易報社會展產業委員會、長三角會展研究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會展與傳播學院、廣東會展組展企業協會共同發起,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數字會展工作委員會和31會議研究院參與執行。本年度調研工作在前3屆基礎上有進一步拓展,有效問卷達到396份,覆蓋的地區更廣,參與的主辦方更具代表性。本次調研不僅關注會展主辦機構數字化實踐的現狀,更著眼于其帶來的收入增長和未來的戰略規劃。
一.報告主要發現:
1. 營收與利潤增長不同步
2023年,會展業在疫情后迎來復蘇,多數機構的展會營收超越了2019年的業績。然而,利潤增長未能與營收同步,反映出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
2. 數字化人才問題緊迫
行業處于數字化和轉型變革期,人才成為首要痛點,聯系四年人才問題的緊迫性在不斷提高。人才技能培養方面,重點培養的數字化技能是數據分析、平臺運營、門戶網站和在線廣告運營。
3.數字化服務不斷深化
隨著數字化工具的不斷演進,會展主辦機構正通過數字廣告、在線平臺、商務配對和智能推薦等服務,提升投資回報率。這些服務不僅增強了客戶體驗,也提高了客戶留存率和復購率。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興起成為會展主承辦機構廣泛采用的效率工具。這一變化反映了數字化工具的持續演進和行業對新興技術的快速適應能力。
4.數字化投入與預期的理性化
隨著線下展會業務的全面復蘇,2024年預計數字化收入增長率和投入比例將有所放緩。這表明行業對數字化的預期正變得更加理性和嚴謹,主辦機構在數字化轉型上的投入將更加注重實效和成本效益。
二.政府政策建議:
1. 研制會展數字化行業標準與規范
在會展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行業標準缺失可能引發服務質量不一和數據安全問題。建議政府部門推動會展業數字化標準研制,保障數字會展服務質量與安全,增強行業信心,促進公平競爭,提升行業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2.出臺會展數字化支持與激勵政策
會展業的數字化轉型往往需要較大的初期投入和沉沒成本,會展主承辦機構可能會面臨較大資金壓力。建議各級政府會展主管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根據數字會展標準和評估體系,為會展企業設立數字化轉型的專項財政補貼或發展基金、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降低轉型成本,鼓勵會展主承辦機構加大在數字化平臺、服務、轉型建設等方面的投入。
3. 建立行業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
會展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具備相應技能的專業人才,這些人才能夠運用現代技術提升會展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建議各級政府會展主管部門加大對會展行業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培訓補貼等方式,鼓勵和支持會展企業提升員工的數字化技能,同時推進校企在數字化領域的合作,加速行業的數字化進程。
三.主辦機構對策建議
1. 從組織文化和組織結構變革入手,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路線圖
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技術的更新,更是會展主辦機構文化和組織結構的變革。主辦機構應明確數字化轉型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和路線圖,組建數字化業務部門,并推動內部管理流程的數字化改造。變革管理大師、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在《領導變革》中提出了“科特的8步變革模型”,增加成功的機會。
2. 設立數字化業務單元,打造數字化團隊
75%的企業已經認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但建立專門數字化業務單元,并設置了新的激勵和考核指標的機構比例仍較低。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會展主辦機構應根據其數字化戰略,明確設立數字化業務單元,并著手組建一支專業的數字化團隊,推動會展業務模式的創新,把握數字化帶來的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3. 引進外部人才與加強數字化培訓并舉
缺乏具備數字化運營技能的人才和相應的運營經驗已成為最突出的挑戰,這一問題已連續三年被列為首要難題。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會展主辦機構應積極從外部引進人才和從內部加強技能培訓并舉,培養數字化人才梯隊(結合本次調研需求和國際同行的內容,做了培訓內容示例)。
4.集成業務系統,建設數據中臺,沉淀數據資產
雖然超過90%的機構存在不同程度的系統應用,整體系統集成和數據共享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取得成效的僅占19%。因此建議會展主辦機構應重視數據分析在會展業務中的應用,集成業務系統,建設數據中臺,強化數據分析能力,沉淀數據資產(做好“數字資產入表”),建設數據驅動的決策和業務體系,優化會展策劃、營銷和服務流程,提高決策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點擊下載附件:中國會展主辦方數字化調研2024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