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第56屆中國(廣州)國際美博會(下稱“美博會”)在廣交會展館落下帷幕,三天吸引46萬人次進場,其中僅首日入場人次就超過20萬。美博會的舉辦還帶動了周邊百貨、零售、酒店、廣告等眾多行業的發展。本屆美博會展會期間,周邊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保利洲際酒店、廣交會威斯汀酒店等周邊酒店入住率“爆滿”。
美博會從1989年扎根廣州,展覽面積由初創時的1000平方米到超過100萬平方米,增長900倍, 不僅成為全球行業“頂尖”展會,成為美麗健康產業領域的風向標,更將廣州的會展魅力輻射至全球。
從流花展館起家到磨拳進駐廣交會四期
美博會原名廣州國際美博會,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會展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參與者、推動者和見證者。中國國際美博會創始人、董事長馬婭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博會選擇落地廣州并非偶然。
馬婭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廣州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對美麗健康的需求逐漸顯露。“但當時改善型物資十分短缺,整個廣州都只有幾間發廊,就連好的洗發水也要到港澳拉回來分裝。”馬婭說,自己為了抓住這巨大的市場缺口帶來的商機,聯想到以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的模式辦一個專業的美業展會。
毫無展會舉辦經驗的她,于1989年發起成立了廣東省美容美發化妝品協會,同年創辦了廣州國際美博會。美博會自誕生以來,與廣州會展業的發展血肉相連,兩次跟隨廣交會展館遷移的步伐茁壯成長。首屆美博會在廣交會流花展館舉辦,展覽面積僅1000多平方米、展位僅92個。2008年下半年,琶洲廣交會展館全面投入使用后,美博會再次跟隨廣交會從流花展館遷移至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辦至今。2015年9月,第43屆美博會由往屆13個展館擴充至26個展館,展覽面積從14平方米達到26萬平方米。剛落下帷幕的第56屆美博會再現了3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30+展館的超級規模。
對于廣州市會展業的擴容提質計劃,馬婭對此抱有很高的期待。“如今廣州在打造國際會展之都,廣交會四期在建了,對此我們給予厚望,一旦建成投入使用,我們將第一個到新的展館中展示美博會最精品的內容”。
從展示單一品類到引流傳統優勢產業
馬婭認為,美博會的成功,是敢為天下先的行動力。
在互聯網浪潮的興起之時,馬婭敏銳地捕捉到互聯網可能帶來的巨大的商業模式創新紅利,與CEO蔡永忠不停地琢磨,如何能利用互聯網的流量思維做好美妝健康展會。
2014年,在國內輿情環境并不樂觀的情況下,美博會將微商和移動電商引入美容美發行業,并召開全國第一個微商誓師大會,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5年線上商業模式初露端倪之時,美博會率先開拓“美業KOL孵化渠道”,為行業引入新興群體力量;2018年,美博會在全行業內倡導并提出“跨界、破界、融合”,倡導行業以開放姿態,擁抱多元之美;2019年初,美博會推動短視頻/直播爆發、社交電商下沉、IP跨界等理念深入美妝健康行業;2020年7月美博會提出直播產業是工業4.0的“標配”,并于12月打造了中國首個立足直播產業的展覽平臺——廣州國際直播產業博覽會;2021年在整個中國展覽業率先進行金融創新,創立“小額貸”金融項目,打破了一手交錢,一手購買展位的傳統銷售模式,為更多的小微企業解決參展資金不足的問題。
馬婭說,上述所有創新都是依托廣州這片沃土完成,“因為廣州不僅有著千年商都濃厚的商業氛圍,還有完備的美麗健康產業鏈供應鏈、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是美博會成功運用‘小商品大交易’思維做好展會平臺的最佳土壤。”
2020年1-10月,廣州全市化妝品類商品零售總額已達155.43億元。當前,全市集聚了化妝品生產企業1800多家,占全國化妝品生產企業37.5%,其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超過100家,凸顯廣州化妝品產業創新主體集聚的巨大優勢。
同時,廣州是全國最大化妝品OEM生產基地,全國化妝品加工生產有一半出自廣州,產業集群已經頗具規模。
專利檢索顯示2010-2019年廣州擁有化妝品專利共8027件,包括發明專利申請6255件。其中7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專利數量及質量均位居全國之首。
美博會正是依托廣州美妝原料、生產加工、技術創新等產業鏈、供應鏈優勢,立足專業線,展示單一品類基礎上,32年里不斷開拓日化線、供應鏈、綜合板塊,現已發展到個人護理、面膜、彩妝、化妝用品等上千個展品品類,覆蓋美麗健康全產業鏈。
第56屆美博會將目光瞄準了廣州本地除美妝外的上百個其他門類的專業批發市場的供應鏈,試圖將日均20萬人次的流量輸出導向服裝、箱包、珠寶等廣州傳統優勢產業,實現“頂流”在廣州的充分“變現”。
從“敢為天下先”到“敢逐天下利”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邁進,美博會由“敢為天下先”到“敢逐天下利”,一面深耕廣州本土市場,以多年沉淀的行業資源和廣州得天獨厚的商貿產業基礎作為撬動汲取其他一線城市資源的“支點”,一面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紅利,將展會布局拓展至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凸顯了廣州展會發展壯大后的“溢出效應”。
2016年5月美博會走出廣州,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上海大虹橋美博會。2017年7月,舉辦北京國際美博會,以一年兩屆模式延續,由此美博會形成北上廣一年5屆的舉辦格局。
2019年10月,美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深圳國際大健康美麗產業博覽會,至此形成北上廣深四地一年6屆的布局。
2020年12月25-27日,依托美博會的產業鏈和資源整合優勢,聯動政府部門、專業市場、行業組織、商協會、電商平臺等超百家組織機構,舉辦了首屆2020廣州國際直播產業博覽會,形成一年7屆的展會舉辦模式,展覽面積超過100萬平米方,較首屆增長900倍。
新冠肺炎疫情前,美博會便是鏈接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促進雙循環暢通的重要平臺。2019年美博會有包括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在內的超過18個國家和地區的頭部企業、品牌組團前來參展,到會的國際采購商上萬人。
而在大量行業內的中小企業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威脅時,美博會也用“流量”為迫切需要出口轉內銷的中小企業“變現”,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近期,美博會也致力于推動行業技術進步,與具有90多年歷史的精細化工科研機構——中國日化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結合各自在會展、信息、技術、科研等領域的優勢,通過聯合主辦IPE等行業熱點活動,力求從產業鏈源頭推進我國日化行業、特別是化妝品行業的快速和高質量發展。
為了更好洞察市場趨勢,理解年輕消費群體,馬婭如今仍在堅持親自策劃、拍攝、剪輯視頻,上傳到個人抖音、快手賬號“馬婭跑市場”“馬婭”上,與粉絲互動。她很欣慰地看到,完美日記、花西子等一批國貨品牌正是洞察到年輕一代的喜好迅速崛起。“我從不用進口產品,中國人就要用中國品牌!我們已然具備了世界領先的原料和科研基礎,當前正是一日千里、全面爭奪國際美麗產業話語權的時刻!”年屆68歲依然堅守在會展一線的馬婭仍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她與她一手創辦的美博會,將繼續不斷進取,一路狂奔,促進美業產業往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昂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