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眾點評2023“必吃榜”發布,廣州上榜商戶數達69家,位列前五。
在堅持“好吃、不貴、體驗佳”的基礎上,今年榜單的“發現感”進一步提升,近半數為新上榜餐廳,煙火小店占比近40%。此外,榜單也在消費提振方面跑出加速度,首次聯合超1500家上榜商戶上線“必吃套餐”,消費者將以更優惠的價格,感受“必吃榜”餐廳的魅力。
上榜餐廳近四成為非連鎖煙火小店
據介紹,大眾點評嚴格依照“評價真實可靠”“口味優中選優”“長期穩定體驗佳”等7大維度進行評選,保證榜單公信力及權威性。以本屆“必吃榜”為例,大眾點評基于上億條用戶評價,從近1400萬商戶中遴選共2062家“消費者真覺得好吃”的餐廳,其中非合作商戶占比近26%,超過10%的商戶入駐僅一年就成功登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榜的商家中,近一半商戶為新上榜餐廳。此外,區域連鎖品牌商戶占比近60%,非連鎖煙火小店占比近40%。
在廣州荔灣,深藏在居民區里其貌不揚的小檔口文記河粉,是2023年大眾點評必吃榜的上榜商家。“我們早上八點開業,基本上中午就賣光了。”文記老板娘黃英群告訴記者,“店門口每天都排長隊,不起早就吃不到。”據她介紹,河粉是廣州最古老的美食之一,店里手工現點現做,口感比腸粉更爽滑。
這家極具老廣風味的河粉店,不斷吸引著八方食客。“今年年后,客流量的增幅有3倍左右,自從入圍‘必吃榜’,周末店里全都是外地游客。”黃英群提到,不少外省客人就算吃不慣,也會看榜單來感受正宗的“廣州味道”。
記者了解到,2023“必吃榜”中,廣州上榜商戶數達69家,荔林食店、吳財記面家、文記河粉等十余家煙火小店上榜。對于檔口小吃鋪、居民區早餐店、煙火炒菜館們來說,這份由大眾選出來的美食榜單,更像是消費者給予小店的榮耀。此外,商圈方面,廣州的天河城商圈、北京路商業區、珠江新城商圈是今年“必吃榜”上榜餐廳數TOP10的商圈。
跑出消費提振加速度
自2017年首次發榜以來,已有近7億用戶使用了“必吃榜”。“必吃榜”正進一步成為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武漢等城市及地區的美食風向標。值得注意的是,大眾點評2023年“必吃榜”更聯合超1500家商戶上線必吃套餐,這使得榜單進一步成為提振城市消費的“助推器”。
據“必吃榜”負責人介紹,本次必吃套餐的主打菜品均為點評網友推薦菜,單人餐和雙人餐要求包含網友推薦TOP5中的菜品,而4人餐則要求包含至少4道網友推薦TOP10中的菜品。將最受消費者喜愛的菜品,以更優惠的價格端上餐桌,這一方面滿足了大眾消費需求,有助于提振本地消費;另一方面也幫助商戶進一步凸顯自身差異化競爭力,在消費者心中深度“種草”。
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表示,上千家上榜商家推出必吃套餐,將為消費者帶來“好吃、不貴、極致性價比”的特色美食體驗,“大眾點評‘必吃榜’將繼續做好城市美食的發現者和探索者,讓更多特色小店與本地美食被看見,用數字化工具助力本地優質商戶實現經營在線化、服務標準化,助力城市消費加速提振。”
“必吃榜”已成為城市美食發展的典型縮影。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中小微餐飲商家的經營活力正在復蘇,本地消費的活力也在加速釋放,內地54座城市的線上餐飲本地消費額占比超過60%,本地訂單量同比增長近15%。
“匠心”粵菜借力線上流量實現新增量
實際上,“必吃榜”也正持續助力商戶經營數字化、服務標準化,并且借助線上平臺的流量優勢,為上榜餐廳帶來經營新增量。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2022年首次上榜“必吃榜”的商戶的線上瀏覽量提升56%,門店線上訂單量較上榜前增長21%。2023年“必吃榜”入圍名單公布后,入圍商戶的線上訂單量14天環比增長超過20%。
來自廣州的餐廳粵·向群飯店,今年是第四年上榜“必吃榜”。粵·向群飯店第二代傳承人張劍煒介紹,店里的“粵菜功夫”來自父輩的傳承。從龍津路的街坊店,開到二沙店這樣的商場店,不變的是一份做粵菜的“匠心”。
“對于秉承初心的向群來說,‘必吃榜’對我們是最大的禮物。”張劍煒告訴記者,向群最初上榜的門店是文津路老店,到了向群三十年的時候,我們打算開進商場,從街坊店向商場店做轉型,進一步傳承粵菜精神,“當時我很擔心客人會不認可我們的轉變,本次商場店的上榜,對我們的轉型本身就是一種見證,更給我們堅定‘老店轉型方向’提供了力量。”張劍煒透露,入圍名單公布之后,二沙店的客流也有10%左右的增幅。
廣州都有哪些餐廳上榜了?
一起來看看!